在当今的电力电子领域,氮化镓(GaN)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本文由电源管理主题专家FrederikDostal撰写,深入阐释了在开关模式电源(SMPS)中使用氮化镓(GaN)开关所涉及的独特考量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推荐了合适的工具链以实现GaN开关的成功部署。
氮化镓技术概述
氮化镓(GaN)作为一种III-V族半导体,为开关模式电源(SMPS)带来了卓越的性能表现。它具有高介电强度、低开关损耗以及高功率密度等显著特点,因此在电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市场上有众多基于GaN技术的开关可供选择,但与传统的MOSFET相比,由于其驱动方式的差异,这些开关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应用挑战与应对策略
栅极电压耐受问题
在开关模式降压转换器常用的半桥配置功率级中使用GaN开关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最大栅极电压耐受值通常比硅基开关低。因此,在驱动过程中,严格遵守最大栅极电压限制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可能会导致开关损坏。
(图1:SMPS中电源开关的驱动,图片来源网络)
开关节点快速切换问题
连接高侧与低侧开关的开关节点会发生快速切换,这种快速切换可能会导致GaN开关意外导通,而这一失效模式在传统硅基开关中并不常见。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可以为上升沿和下降沿设置独立的栅极控制线,以确保开关的稳定运行。
死区时间线路损耗问题
在桥式拓扑结构中,GaN开关在死区时间内的线路损耗会增加。因此,在桥式应用场景中使用GaN开关时,必须尽可能缩短死区时间,以实现理想的性能表现。
专用GaN驱动器的应用
为了有效满足GaN开关的特定控制需求,建议使用诸如LT8418之类的专用GaN驱动器IC。如图2所示,该驱动器在降压式开关稳压器中得到了应用。
(图2:LT8418,一款用于GaN开关的100V半桥驱动器,图片来源网络)
LT8418GaN桥式驱动器性能出色,栅极充电时驱动强度可达4A,关断期间栅极放电强度更是高达8A。凭借独立的充放电控制线,可灵活调整上升与下降时间,保障电路稳定可靠运行。在输入电压为48V、输出电压为12V、负载电流为12A的情况下,该电路在1MHz的开关频率下实现了约97%的转换效率,充分展示了其高效性。
电路板布局优化
当构建使用GaN开关的功率级时,电路板布局的优化至关重要。快速的开关边沿与寄生电感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的高电磁辐射。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寄生电感,紧凑的电路设计不可或缺。正因如此,LT8418桥式驱动器采用了紧凑的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其尺寸仅为1.7mm×1.7mm,有助于降低寄生电感的影响。
仿真工具推荐
要想快速、高效地体验GaN开关的控制过程,免费的仿真环境LTspice是一个不错的选择。LTspice不仅包含LT8418GaN驱动器的全面仿真模型,还配备了完整的外部电路。如图3所示,通过在LTspice中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GaN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图3:在LTspice仿真环境中评估采用GaN电源开关的SMPS,图片来源网络)
结论
氮化镓开关已从小众产品发展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关键角色。凭借在效率与功率密度方面的显著优势,GaN开关在电压转换、电机驱动、D类音频放大器等多种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随着LT8418等优化驱动模块的相继问世,控制这项新的电路技术已变得既简单又可靠。因此,GaN开关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有望在未来的电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