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海外扩张遇阻:日本二厂因"塞车"延期 德国项目或同步调

全球芯片巨头遭遇基建困境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近日在股东大会上透露,日本熊本二厂建设进度因当地交通拥堵问题被迫延至2025年年中。这个被戏称为"塞车导致的芯片危机"背后,实则折射出半导体巨头海外扩张的深层挑战。原本10分钟的车程现在需要近1小时,基建配套的滞后直接冲击了这座计划月产5.5万片晶圆的尖端工厂建设。

更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消息显示,德国德累斯顿厂的设备进厂计划也可能面临调整。两大海外项目同时遇阻,暴露出台积电在全球化布局中遭遇的资金调配、人力分配与市场需求三重考验。

日本双厂陷入产能悖论 目前熊本一厂虽已竣工投产,但产能利用率尚未达到预期目标。这座以22/28nm和12/16nm工艺为主的工厂,主要服务索尼、丰田等日系客户。而延期的二厂原计划聚焦更先进的6/7nm工艺,目标直指汽车芯片市场。但当前日本汽车销量连续四个月同比下滑,欧洲车市同样表现疲软,这直接动摇了台积电的扩建决心。

业内分析指出,台积电正面临战略抉择:是继续押注车用芯片的长期需求,还是将资源转向更火爆的AI芯片战场?数据显示,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因迎合AI算力需求已被提升为优先项目,这种资源倾斜进一步加剧了海外工厂的"饥饿效应"。

11340282750.png

地缘博弈下的芯片棋局 从九州岛到萨克森州,台积电的每个建厂决策都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神经。日本政府为熊本工厂提供了4760亿日元补贴,德国政府承诺50亿欧元支持,但这些诱人条件正遭遇现实挑战。特别是在汽车芯片领域,英飞凌、瑞萨等本土厂商的竞争,使得台积电需要重新评估欧洲市场的投资回报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二厂奠基推迟,但台积电仍坚持2027年底量产的时间节点。这种"延期不延产"的安排,既是对日本合作伙伴的承诺,也暗示其正在寻求基建难题的替代解决方案。有消息称,公司正与当地政府协商建设专属物流通道,以破解交通困局。

全球化战略面临压力测试 这场延宕风波暴露出半导体超级工厂的脆弱性——不仅需要数千名工程师的智力投入,更依赖港口、道路、电力等基础建设的无缝配合。台积电在美日德三地的不同遭遇,恰似全球化时代的微观镜像:政策红利与在地障碍并存,技术雄心与现实约束角力。

随着AI芯片需求爆发式增长,台积电的产能分配正演变为零和博弈。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家芯片巨头或将被迫在"满足当地需求"与"追求技术领先"之间做出更艰难的选择。而其海外工厂的每一次调整,都可能引发全球电子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标签: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888.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