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谁能率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先机。上海合晶正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一挑战,公司高管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正全力推进12英寸55纳米CIS外延片的量产进程,这一突破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合晶的战略布局聚焦于12英寸大硅片发展趋势,将55纳米CIS外延片量产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目前,郑州合晶建厂扩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这一关键举措将为公司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提供坚实支撑。今年4月底,郑州工厂已经完成封顶,预计第三季度末部分生产线设备将陆续进场安装测试,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郑州合晶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工业四路以南、华夏大道以西,由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二期厂房将新增300毫米硅片加工工艺设备,致力于建设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上海合晶在12英寸从晶体成长、衬底成型到外延生长领域的技术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销售份额。
12英寸55纳米CIS外延片技术是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上海合晶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将填补国内产业链空白,还将降低下游厂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感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上海合晶的布局恰逢其时。
业内人士分析,上海合晶郑州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中国半导体材料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本土化生产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上海合晶通过技术攻关和产能扩张双轮驱动,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上海合晶的战略布局和技术突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郑州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将在12英寸大硅片领域形成更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更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55纳米CIS外延片量产的实现,上海合晶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话语权也将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