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下月启动万人裁员计划 芯片巨头如何破局行业寒冬?

科技行业再传重磅消息!据外媒oregonlive最新报道,芯片巨头英特尔计划于7月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5%-20%的工厂员工,预计裁员规模将超过1万人。这将是继去年裁员1.5万人后,英特尔在18个月内实施的第二轮大规模人员精简,折射出这家半导体老牌企业在行业转型期的深层困境。制造部门首当其冲 俄勒冈州成重灾区

根据英特尔制造业务副总裁纳加・钱德拉塞卡兰的内部信,此次裁员主要针对"英特尔代工服务"部门,从生产线技术员到芯片研发人员均受影响。作为英特尔在美国最大的制造基地,俄勒冈州现有2万名员工(占全美员工总数的20%),将承受最直接冲击。这已是该州连续第二年遭遇大规模裁员——去年3000名当地员工已失去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英特尔全球员工数为10.9万人,按20%最高削减比例计算,本次裁员可能涉及2.18万个岗位。不过公司尚未公布具体部门分配方案,实际裁员规模或控制在1-1.5万人区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将采用强制筛选机制,依据"投资优先级、岗位精简及员工绩效评估"进行淘汰,而非提供自愿离职方案。

10131240933.png

双重夹击下的生存抉择 行业分析师指出,英特尔此次"断腕求生"主要源于两个核心压力:PC与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持续萎缩,以及人工智能赛道上的战略失误。在传统优势领域,AMD凭借Zen架构处理器不断蚕食市场份额,英伟达则垄断了GPU加速计算市场;而在AI芯片爆发式增长期,英特尔又因技术路线摇摆错失先机。

这种竞争劣势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尽管获得美国政府79亿美元芯片补贴,但英特尔俄亥俄州工厂仍被迫将投产时间从2025年推迟至2030年,侧面印证市场需求不足。更严峻的是,俄勒冈州政府提供的1.15亿美元补贴附加了就业指标要求,若裁员导致就业不达标,英特尔可能面临资金追回风险。

转型阵痛中的希望微光 值得玩味的是,裁员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反而上涨3%,收盘报20.74美元。市场似乎将此举解读为管理层控制成本的积极信号。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自上任起就强调要"简化运营、削减管理层",但如何平衡裁员与技术创新的人才需求,仍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业内人士认为,英特尔正处在从IDM模式向晶圆代工转型的关键期。虽然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若能借助裁员释放的资金加速18A/20A等先进制程研发,仍有机会在AI时代重拾竞争力。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这家半导体巨头必须避免在人才流失与技术投入之间陷入恶性循环。芯片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留给英特尔调整的时间窗口正在缩小。

标签: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922.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