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破钇-90批量化生产技术 肝癌治疗迎来"国产核武器"

你是否想过,一粒比芝麻还小的玻璃微球,竟能成为对抗肝癌的"精准核武器"?6月14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首次在商用堆中成功生产出钇-90玻璃微球,这意味着中国打破了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数千万肝癌患者将迎来更可及的"中国方案"。

在秦山核电基地的重水堆内,经过精密辐照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检测显示其比活度等关键参数完全达标。这项突破不仅填补了我国商用堆生产医用同位素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医疗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钇-90微球直径仅20-30微米,却能在肝癌治疗中释放威力惊人的β射线,其辐射范围精确控制在2.5毫米内,如同"微型导弹"般直击肿瘤核心。

11040839436.png

这种被誉为"肝癌克星"的放射性微球,通过介入手术经血管直达肿瘤部位。与传统放疗相比,它能将辐射剂量提升40倍,同时将健康组织损伤降低90%。临床数据显示,钇-90治疗可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缩小率达60%,一年生存率提高至70%以上。更令人振奋的是,国产化后治疗费用有望降低50%,让更多普通家庭患者受益。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秦山核电"和福一号"重水堆的独特优势。该堆型中子通量高、堆芯活化区大,能确保同位素生产的稳定性与规模化。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李世生透露,单次辐照可生产满足200例患者需求的钇-90,年产能将突破万例。与此同时,海盐县正在打造从同位素研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未来还将量产镥-177、锶-89等紧缺医用同位素。

从完全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钇-90的国产化历程折射出中国核医疗的崛起之路。这项突破不仅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更保障了治疗时效性——钇-90半衰期仅64小时,进口运输常导致药效衰减。现在,国产微球从生产到临床应用可缩短至3天,极大提升了治疗效果。

站在新的起点,中国核医疗产业正加速奔跑。随着"精准放疗"时代来临,国产钇-90将为全球肝癌治疗提供"中国智慧",让更多患者看到生命的曙光。这粒小小的玻璃微球,承载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健康中国"承诺的有力践行。

标签: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910.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