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级滤波器:实现电压纹波显著减少的关键方案

在电子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具有集成点对点串行通信或模拟前端(AFE)的高级处理器和片上系统(SoC)的电源,对输出电压纹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低输出电压纹波是保持信号完整性和提高性能的关键因素。例如,处理器负载点(POL)电源的输出电压纹波要求可能低于2mV,这大约是典型纹波设计的十分之一,这无疑给同步降压转换器带来了严重的设计限制。由于处理器的输出电流要求超出了线性后置稳压器的能力,采用具有更高开关频率和额外输出电容的第二级滤波器成为了大大减少POL纹波的有效途径。

同步降压转换器具有多种不同的控制架构,每种架构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来确保在低纹波电压设计下的稳定性。本文聚焦于实现1mV输出电压纹波的三种不同控制架构,即外部补偿电压模式、恒定导通时间和可选补偿电流模式,并提供了使用相同电气规格的测试数据,以及输出电压纹波、解决方案尺寸、负载瞬态和效率的比较结果。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每种控制模式的性能,我们设计并构建了三种不同电源。在类似工作条件下,每种设计的输入电压为12V,输出电压为1V,并且每个器件的输出电流能够达到15A。这些参数是为高性能SoC供电的典型要求,因为高性能SoC集成了敏感的模拟电路,需要低输出电压纹波。为了约束滤波器设计和性能预期,允许的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0.15%或±1.5mV(3mVpp)。我们采用三个TI直流/直流转换器进行比较,分别是15AD-CAP3™降压转换器(TPS548A28)、20A内部补偿高级电流模式(ACM)降压转换器(TPS543B22)和15A电压模式降压换器(TPS56121)。在转换器支持类似第二级滤波器元件的能力范围内,我们尽可能选择了彼此接近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工作频率。

即使使用低等效串联电阻(ESR)陶瓷输出电容器,通过降压转换器的电感器和电容器(LC)输出滤波器来实现低输出电压纹波也是不切实际的。要实现低于5mV的输出纹波,设计人员可能需要使用第二级LC滤波器。可使用方程式1并求解L2来计算第二级滤波器的电感器值。电感器L2是第二级电感器,C1是降压转换器的初级输出电容器,C2是第二级电容器网络。所有三种设计都使用了相同的第二级滤波器,占用了92mm²的电路板面积,如下图所示:

10542312441.png

表1:转换器控制架构和第二级滤波器

10545713353.png

图1:第二级滤波器的电路板面积为92mm²

选择第二级电感器值(L2)并组装元件后,下一步是通过增加第二级电感和电容来重新补偿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控制环路,以确保稳定性。必须指出的是,每个控制架构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可在添加第二级滤波器后重新补偿控制环路(如需)。我们对每个控制架构的输出电压纹波、效率损失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并汇总出结果。

电压模式控制架构

通过将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的电压误差信号与恒定锯齿-斜坡波形进行比较,可实现具有电压模式控制架构的脉宽调制(PWM)。斜坡由振荡器发出的时钟信号启动。TPS56121采用外部补偿3类补偿来寻址双极功率级,从而允许在添加第二级滤波器后对转换器进行重新补偿。在添加第二级滤波器后调整外部电阻器和电容器值可确保稳定性。在没有额外滤波器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为4.8mV。应用额外滤波器后,输出电压纹波为1.9mV,如下图所示:

10551570653.png

图2: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TPS56121输出电压纹波

图3显示了具有10A负载阶跃的负载瞬态波形,并且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后的输出电压波形没有不稳定的迹象。

10552776728.png

图3:使用电压模式控制的TPS56121的瞬态响应

D-CAP3控制架构

D-CAP3使用一次性计时器生成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的导通时间脉冲。当下降反馈电压等于基准电压时,将生成新的PWM导通脉冲。斜坡由输出电感器仿真。来自内部纹波注入电路的信号直接馈入比较器,消除了其失调电压,从而减少了对电容器ESR输出电压纹波的需求。D-CAP3和其他恒定导通时间转换器的优势之一是无需额外的环路补偿电路。但是,如果器件支持此功能,并且在输出电压反馈电阻分压器网络中添加了前馈电容,则控制环路的功能可通过可调斜坡进行调整。在没有额外滤波器的情况下,TPS548A28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为7.6mV。应用额外滤波器后,输出电压纹波为2.3mV,如下图所示:

10553860664.png

图4: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TPS548A28输出电压纹波

图5显示了与之前的转换器具有相同10A负载阶跃的负载瞬态波形,并且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后的输出电压波形没有不稳定的迹象。

10555328420.png

图5:使用D-CAP3控制的TPS548A28的瞬态响应

高级电流模式(ACM)控制架构

内部补偿ACM是基于纹波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方案,它使用内部生成的斜坡来表示电感器电流。这种控制模式可在非线性控制模式(如D-CAP3)的更快瞬态响应速度与其他外部补偿固定频率控制架构(如电压模式控制)的广泛电容器稳定性之间实现平衡。ACM是一种较新的控制架构,它允许使用单个电阻器(而非电阻器和电容器网络)对环路进行补偿。TPS543B22具有三个可选PWM斜坡选项,可在实施第二级滤波器时优化控制环路性能。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它的评估模块在电路板上具有电容器和电感器焊盘,可方便地容纳第二级滤波器元件。在没有额外滤波器的情况下,TPS543B22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为7.4mV。应用额外滤波器后,输出电压纹波为1.3mV,如下图所示:

10560410001.png

图6: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TPS543B22输出电压纹波

图7显示了与之前的转换器具有相同10A负载阶跃的负载瞬态波形,并且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后的输出电压波形没有不稳定的迹象。

10562147052.png

图7:使用ACM控制的TPS543B22的瞬态响应

效率损失

在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情况下测量了每个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满载效率以比较功率损耗。相关结果如下表所示:

10563570053.png

表2:效率和功率损耗比较

第二级滤波器的功率损耗和效率损失可忽略不计。之所以测量效率和功率损耗差异,是因为每个直流/直流转换器都具有独特的功率MOSFET,这会导致效率结论不准确。效率损失和额外所需的92mm²布板空间是否值得改善输出电压纹波,这由设计人员决定。

设计人员以前使用额外的低压降(LDO)稳压器对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进行后置稳压,并实现低输出电压纹波。如果设计人员更喜欢使用LDO而不是第二级滤波器,则可以并联4ATPS7A54来提供高达8A的电流。例如,如果LDO的压降为175mV,则两个LDO在8A电流下的耗散功率为1.4W,而第二级滤波器的耗散功率为0.02W。LDO的输出电压纹波噪声较低,为4µV,但如果第二级滤波器为SoC和AFE提供可接受的低输出电压纹波,则优点是尺寸更小、功率损耗更低且元件成本更低。

结语

第二级滤波器是一种简单、小巧、高效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可为高电流负载设计提供低输出电压纹波。虽然没有适用于每种设计情况的完美控制模式,但可以在许多降压转换器控制架构中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如果您使用网络接口卡SoC或是使用AFE的远程无线电单元进行设计,则第二级滤波器可提供比标准降压转换器低得多的纹波。以下表格总结了与每个器件相关的纹波以及效率和尺寸权衡:

10570063136.png

表3:纹波、尺寸和效率权衡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测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二级滤波器在减少电压纹波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不同的控制架构也各有特点,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标签: 滤波器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723.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