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据多方消息透露,中国计划在本月内首次发布政策指导,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开源RISC-V芯片,以降低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并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这一政策由网信办、工信部、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联合起草,被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RISC-V作为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ISA),自2010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发布以来,凭借其开源免费、设计灵活和低功耗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关注。与英特尔的x86和Arm等专有芯片架构相比,RISC-V具有显著的地缘政治中立性,这使其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成为中国国企和研究机构青睐的选择。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此次推出的政策,将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使用RISC-V芯片,以降低对英特尔x86和Arm等专有芯片架构的依赖。中国芯片设计者被RISC-V的低成本和灵活性所吸引,此次政策出台将有望进一步推动RISC-V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表示:“大力支持发展开源RISC-V,因为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影响未来计算架构的全球化变革。”他强调,RISC-V生态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AI、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领域,RISC-V架构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次政策的出台,也得到了国内半导体企业的积极响应。阿里达摩院在RISC-V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首款服务器级处理器C930备受瞩目。此外,国内多家芯片企业也已投入大量资金研发RISC-V在IoT领域的应用,期望能够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预测,RISC-V芯片未来在消费级PC、自动驾驶、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智能设备以及高性能服务器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5%,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而中国作为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的重要贡献者,其政策导向将对RISC-V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政策的出台也引发了美国方面的关注。美国一些议员曾向拜登政府施压,要求限制美国企业参与RISC-V技术的研发,以防止中国利用该技术的开源特性加速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然而,RISC-V的开源特性使其成为了全球协作的典范,任何试图通过限制技术参与来阻碍其发展的行为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总体来看,中国此次推出的RISC-V芯片政策将有望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实现自主可控,同时也将为RISC-V产业的全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RISC-V将在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