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又有大动作了!据《科创板日报》独家爆料,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将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直接对标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ChatGPT。这一重磅消息不仅让资本市场为之一振,更标志着阿里正式加入全球AI应用的顶级竞赛。
这项代号为"千问"的项目被视为阿里"AI时代的未来之战"。与以往专注B端市场的策略不同,这次阿里将矛头直接指向了C端用户。知情人士透露,阿里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增强应用的智能化功能,甚至可能整合淘宝购物场景,打造一个功能完备的AI智能体。
阿里CEO吴泳铭亲自挂帅,已从各部门抽调100多名开发精英全力投入这一项目。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年初阿里公布的3800亿AI基础设施投入计划,以及9月在云栖大会上吴泳铭提出的"全栈AI"战略。显然,"千问"正是这一宏大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Qwen模型赋能 阿里开启C端AI新纪元
作为"千问"项目的核心支撑,阿里自主研发的Qwen大模型已经默默耕耘了三年。凭借出色的性能表现和国际影响力,Qwen在开源社区获得了广泛认可。如今,阿里管理层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将这一技术优势转化为C端市场的竞争力了。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并非简单复制ChatGPT的模式。据内部消息,千问将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出免费版本,旨在快速积累用户基础。待市场培育成熟后,阿里巴巴可能会探索面向消费者的付费服务模式。这种"先圈地后变现"的策略,与字节跳动等国内科技巨头的打法如出一辙。
此外,阿里还计划推出海外版千问,直接与ChatGPT展开正面竞争。这步棋如果成功,不仅能为阿里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更能提升中国AI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毕竟,在AI这个未来赛道,中国科技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3800亿投入见效 阿里AI战略全面升级
回顾阿里今年的AI布局,"千问"项目的推出绝非偶然。早在今年9月,吴泳铭就宣布了为期三年、总投入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他甚至大胆预测,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为未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做好准备。
投入背后是阿里对AI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吴泳铭曾表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在这一宏大愿景下,"千问"显然只是阿里AI战略的一个开始。
市场对阿里的AI布局反应积极。消息公布的11月13日当天,阿里巴巴港股股价直线拉升,盘中一度涨超5%,最终收涨3.32%。这表明投资者对阿里在AI领域的前景充满期待。
中美AI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随着"千问"项目的启动,阿里正式加入了全球AI竞赛的第一梯队。在这场中美科技巨头的大比拼中,从初创公司Minimax到字节跳动,从华为到腾讯,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AI研发。
这场竞赛远不止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的全面对抗。阿里拥有庞大的电商生态和云计算基础设施,这为其AI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落地场景。而Qwen模型的开源策略,则为其赢得了开发者的广泛支持。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AI领域的竞争将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二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选择此时全力投入"千问"项目,不仅是对市场时机的精准把握,更是对企业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性布局。
阿里的"千问"能否成为中国的ChatGPT?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需要时间来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AI竞赛中,中国科技企业的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响亮。随着更多像"千问"这样的项目落地,中国AI产业必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