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英特尔最近对一名前员工提起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诉讼。这位名为罗金峰(Jinfeng Luo)的软件工程师被指控在被解雇前后盗取了公司约1.8万份机密文件,其中许多被归类为"绝密"级别。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内部数据安全的关注。
罗金峰自2014年起就在英特尔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直到今年7月收到解雇通知。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去年夏季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全球范围内裁减了超过1.5万个工作岗位,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虽然公司没有说明解雇罗金峰的具体原因,但这一背景信息令人猜测这可能是一次常规的裁员行动。
诉讼文件显示,英特尔在7月7日通知罗金峰将于7月31日正式终止雇佣关系。然而就在7月23日,罗金峰试图将工作笔记本电脑中的文件拷贝到外部硬盘,被公司安全系统拦截。令人震惊的是,五天后他使用另一台存储设备成功下载了约1.8万份文件。这一大规模数据传输立即触发了英特尔的内部调查机制。

英特尔随后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联系尝试,包括通过罗金峰在西雅图的住所及其名下另外两处地址(其中一处位于波特兰)。然而所有联系努力都以失败告终。面对这种局面,公司不得不诉诸法律手段,寻求至少25万美元(约合178.1万元人民币)的赔偿,并要求法院签发禁令,禁止罗金峰披露任何公司机密信息。
这并非英特尔首次遭遇前员工窃密事件。此前曾有工程师非法复制CPU处理器机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在微软求职,最终该工程师被判两年缓刑并罚款3.4万美元。这类事件凸显了科技巨头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面临的持续挑战。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科技行业,商业机密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半导体和芯片设计领域,技术领先优势往往转瞬即逝,任何机密信息的泄露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英特尔此次采取的强硬法律行动,不仅是为了追偿损失,更是向所有员工发出明确的警告信号。
随着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业界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这起事件也给其他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加强内部数据安全管控,特别是在员工离职过渡期这一高危时段。未来如何平衡企业机密保护与员工权益,将成为企业管理中需要深思的问题。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