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汽车产业的"强芯"计划又迈出关键一步!10月28日,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在深圳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车规级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实现重大突破。作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大脑"和"神经",芯片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这个平台的启用,无疑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座总投资超亿元的验证平台堪称汽车芯片的"质量试炼场"。平台共建有13个专业试验室,包括环境及可靠性试验室、失效分析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性能测试试验室等,配备各类试验设备80余套,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夏显召表示,这是一个覆盖汽车芯片9大类、81小类全部品类的国家级中试验证平台,囊括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等所有应用场景的检验需求。
平台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在环境可靠性测试方面,可以模拟极端温度、湿度、振动等严苛工况;在失效分析方面,能精准定位芯片故障根源;在信息安全测试领域,具备抵御各类网络攻击的能力;性能测试则涵盖运算速度、功耗、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这些验证能力的集成,使中国首次具备了全流程、多维度测评车规级芯片的综合能力。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芯片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一辆L4级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搭载20-30颗高性能芯片,而传统燃油车平均只需5-8颗。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支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强调,该平台将聚焦质量标准、质量技术与质量生态三大领域,构建从标准研发到检测认证,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平台的建设体现了国家战略性布局。当前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中国自主品牌份额不足10%。通过建立统一测评方法和标准验证体系,我国有望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不仅服务于国内企业,还将向全球产业开放,这意味着中国方案将深度参与国际汽车芯片标准制定。
未来三年,平台计划制定50项以上车规级芯片测评标准,服务超过100家产业链企业,推动国产芯片装车应用比例提升至3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平台的启用将加速国产汽车芯片的迭代升级,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站在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正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向。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的建成投用,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全球汽车芯片产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平台效能逐步释放,中国汽车芯片的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将迎来新的契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产业生态正在成形。


79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