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CEO陈立武坦言:晶圆代工业务成败系于14A制程生死线

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暗流涌动的当下,英特尔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爆出重磅信号。首席执行官陈立武面对瑞银分析师时直言不讳:"我们的代工业务未来,全看14A制程这一仗能不能打赢。"这番表态背后,是英特尔第二季度29.2亿美元净亏损的残酷现实,较上季度8.21亿美元亏损呈现断崖式扩大。

背水一战的制程突围战

陈立武透露,虽然已有专门团队攻坚Intel14A制程,但这个被称为"生死线"的节点面临三重考验:首先需要获得足够的内外部客户订单承诺,既包括英特尔自有产品线,也依赖第三方客户背书;其次是必须确保技术指标达标,在性能和良率上形成实质性突破;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商业闭环——必须证明这个制程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

这位掌舵者特别强调代工服务的责任边界:"当客户把营收命脉交到你手中时,每一纳米工艺都要经得起放大镜检验。"这种审慎态度源自惨痛教训,当年10nm制程跳票的阴影仍在半导体圈流传。如今财报显示,英特尔已暂停俄亥俄州工厂建设,德国项目更是直接撤资,这些战略收缩都在为14A研发腾挪资源。

17074170832.png

18A与14A的双线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陈立武将当下代工业务比作"走在钢索上"——既要确保现有18A制程能吸引足够第三方订单维持现金流,又要为14A储备"弹药"。这种双线作战的消耗模式,让分析师担忧其财务耐力。有业内人士测算,若14A研发投入产出比持续恶化,转向台积电代工可能成为唯一选项,但全球产能紧张背景下,台积电能否承接英特尔订单仍是未知数。

不拆分的战略定力

这种背水一战的姿态,与英特尔6月宣布的"内部代工模式"改革形成奇妙呼应。虽然将制造业务独立核算,但CEO帕特·基尔辛格多次重申绝不剥离代工部门。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实则暗含深意:既要通过财务透明赢得投资者信心,又要保持IDM2.0战略的完整性。就像当年AMD剥离格罗方德的教训所示,工艺迭代的马拉松中,任何一个战略摇摆都可能付出数年落后的代价。

站在半导体产业的历史转折点上,英特尔这场豪赌已没有退路。14A制程不仅是技术指标赛,更是商业模式的终极测试——要么证明IDM2.0能同时驾驭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平衡术,要么被迫加入台积电的客户长队。这个抉择,或许将重塑未来十年的芯片产业格局。

标签: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953.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