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5月23日举行的"2025年东北崛起投资者峰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里程碑——印度即将迎来首款本土制造的半导体芯片。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印度在半导体自主化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也为该国东北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东北地区成为印度半导体新枢纽
莫迪在新德里BharatMandapam会场强调,这项成果不仅为印度尖端技术发展打开新局面,更标志着东北地区在高科技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这片曾被视为边疆的区域,如今正转型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先驱力量。
塔塔集团去年8月已在阿萨姆邦启动半导体工厂建设,总投资高达2700亿卢比。莫迪将这座工厂形容为"机遇之门",认为它为区域半导体行业和其他尖端技术领域创造了无限可能。与此同时,印度企业KaynesSemicon也宣布将于2025年7月交付该国首款封装半导体芯片,初期样品将提供给AlphaOmega半导体公司。
多元战略布局推动科技自主
印度政府正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除芯片制造外,莫迪还透露政府正在东北各邦大力投资水电和太阳能项目,已分配多项价值数千万卢比的基础设施工程。他强调:"我们对未来投资越多,对外国依赖就越低。"
太阳能组件、电池、储能和研发被莫迪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他特别指出,稳健的道路、电力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是所有行业的支柱,而东北地区正在这些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阿达尼集团也响应政府号召,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向东北地区额外投资5000亿卢比。
从边疆到门户的战略转型
莫迪在演讲中描绘了东北地区的战略前景:"未来十年,东北地区的贸易潜力将成倍增长。"目前印度与东盟的贸易额接近12.5亿美元,而这一数字有望在未来几年突破2000亿美元。莫迪明确表示,东北地区将成为印度与东盟贸易的"坚实桥梁"和"门户"。
这一系列发展表明,印度正通过半导体产业本土化与区域经济振兴的双轨战略,逐步实现技术自主与经济转型的目标。首颗"印度制造"芯片的诞生,或将开启这个南亚大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