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温度传感器:不同类型的特点与实际应用

在众多传感器类型中,温度传感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它能够感知物体或系统的温度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从简单的家用热水加热系统控制,到复杂的工业过程控制炉设备监测,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本文将详细介绍温度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工作原理、常见类型以及应用特点。

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分子和原子的运动产生热量(动能),运动越剧烈,产生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就是测量物体或系统产生的热量或冷度,通过感知温度的物理变化,产生模拟或数字输出信号。

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温度传感器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这类传感器需要与被感测物体进行物理接触,通过传导的方式来监测温度变化。它可以用于检测固体、液体或气体在广泛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利用对流和辐射来监测温度变化。它可以检测液体和气体在热上升和冷沉降过程中发出的辐射能量,或者检测物体以红外辐射形式传输的能量,例如太阳辐射。

这两种基本类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机电式、电阻式和电子式三类传感器。

常见温度传感器类型

恒温器

恒温器是一种接触式机电温度传感器,本质上是一个开关。它通常由两种不同的金属(如镍、铜、钨或铝等)粘合在一起形成双金属条。当双金属条受热时,由于两种金属的线性膨胀率不同,会产生机械弯曲运动。

双金属条本身可以作为电气开关,或者作为在恒温控制中操作电气开关的机械方式。它广泛应用于控制锅炉、炉子、热水储罐以及车辆散热器冷却系统中的热水加热元件。

双金属恒温器有“瞬时动作”和“蠕动动作”两种类型。瞬时动作类型在设定温度点对电气触点产生瞬时“开/关”或“关/开”动作,常用于控制烤箱、熨斗、浸入式热水箱的温度设定点,以及家用加热系统。蠕动动作类型则随着温度变化逐渐改变位置,通常由双金属线圈或螺旋组成,对温度变化更敏感,适合用于温度计和刻度盘等。

不过,标准瞬时动作类型恒温器存在一个主要缺点,即从电气触点打开到再次关闭,有较大的滞后范围,导致温度波动较大。商业上可用的家用双金属恒温器通常配备温度调节螺钉,可更精确地预设所需温度设定点和滞后水平。

13580338327.png

图1双金属条恒温器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阻器,其名称是“热敏电阻”的组合。当暴露于温度变化时,它的物理电阻会发生改变。

热敏电阻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如镍、锰或钴的氧化物涂覆在玻璃中,因此比较容易损坏。与瞬时动作类型的传感器相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更快,准确性和重复性更高。

大多数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NTC),即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也有一些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热敏电阻由陶瓷型半导体材料制成,使用金属氧化物技术,如锰、钴和镍等。半导体材料通常形成小压制盘或球,并密封起来,以对温度变化提供相对快速的响应。

热敏电阻按室温(通常为25°C)下的电阻值、时间常数(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时间)和相对于通过它们的电流的额定功率进行评级。对于传感目的,通常使用千欧姆值的类型。

由于热敏电阻是被动电阻器件,需要通过它传递电流以产生可测量的电压输出。因此,热敏电阻通常与合适的偏置电阻串联,形成分压网络,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可以在某些预定温度点或值下获得电压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热敏电阻是非线性器件,其在室温下的标准电阻值在不同热敏电阻之间可能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热敏电阻具有随温度的指数变化,因此具有Beta温度常数(β),可用于计算其在任何给定温度点的电阻。当与串联电阻一起使用时,响应于施加到分压网络的电压获得的电流随温度线性变化,电阻上的输出电压也随温度线性变化。

13581667939.png

图2热敏电阻

电阻温度检测器(RTD)

电阻温度检测器(RTD)是由高纯度导电金属(如铂、铜或镍)绕成线圈制成的精密温度传感器,其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类似于热敏电阻。此外,还有薄膜RTD,它是在白色陶瓷基板上沉积一层铂浆薄膜制成的。

RTD具有正温度系数(PTC),与热敏电阻不同的是,它的输出非常线性,能够产生非常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然而,它的热灵敏度较差,温度变化仅产生非常小的输出变化,例如1Ω/°C。

更常见的RTD类型由铂制成,称为铂电阻温度计或PRT,其中最常用的是Pt100传感器,其在0°C时的标准电阻值为100Ω。但铂的价格昂贵,这也是这种类型设备的主要缺点之一。

与热敏电阻一样,RTD也是被动电阻器件,通过向温度传感器传递恒定电流,可以获得随温度线性增加的输出电压。典型的RTD在0°C时的基本电阻约为100Ω,在100°C时增加到约140Ω,工作温度范围在-200至+600°C之间。

由于RTD是电阻器件,需要通过它们传递电流并监测产生的电压。但电流通过时电阻线的自热会导致I²R(欧姆定律)读数误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RTD通常连接到惠斯通电桥网络中,该网络具有额外的连接线用于引线补偿和/或连接到恒定电流源。

13585364914.png

图3电阻RTD

热电偶

热电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器类型,因其简单性、易用性和对温度变化的快速响应而受到青睐,这主要得益于其小尺寸。此外,热电偶具有所有温度传感器中最宽的温度范围,从低于-200°C到超过2000°C。

热电偶是热电传感器,由两种不同金属(如铜和康铜)的两个接点组成,这些接点焊接或压接在一起。一个接点保持在恒定温度,称为参考(冷)接点,另一个接点是测量(热)接点。当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接点之间会产生电压,用于测量温度。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当两种不同金属熔合在一起时,接点会产生仅几毫伏(mV)的恒定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塞贝克效应”,是由于沿导线的温度梯度产生的电动势。因此,热电偶的输出电压是温度变化的函数。

如果两个接点处于相同温度,则电位差为零,即没有电压输出;当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将检测到相对于两个接点之间温度差的电压输出,且该电压差随温度增加,直到达到接点的峰值电压水平,这由所使用的两种不同金属的特性决定。

热电偶可以由各种不同材料制成,以测量-200°C至超过+2000°C的极端温度。由于材料和温度范围的选择广泛,已经开发了国际认可的标准,并附有热电偶颜色代码,以帮助用户为特定应用选择正确的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非常小,温度差每变化10°C仅几毫伏(mV),因此通常需要某种形式的放大。放大器的类型需要仔细选择,因为需要良好的漂移稳定性以防止频繁重新校准热电偶,斩波器和仪器放大器类型更适合大多数温度传感应用。

13590960054.png

图4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其他温度传感器类型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外,还有半导体结传感器、红外和热辐射传感器、医用温度计、指示器和颜色变化墨水或染料等。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以确保准确、可靠地测量温度。

标签: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788.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