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昨日,欧洲审计院(ECA)发布最新报告称,欧盟在2022年版《芯片法案》中提出的到2030年将欧盟在全球微芯片市场中的份额提升至20%(约为2022年9.8%的两倍)这一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从资金层面来看,欧盟《芯片法案》的总体资金规模为860亿欧元,然而其中仅有约5%,即45亿欧元由欧盟委员会直接负责,其余部分需依靠成员国和行业投入。相比之下,全球顶级半导体企业在2020-2023年期间的投资预算高达4050亿欧元。按照当前汇率,1欧元约合8.3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资金差距无疑给法案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压力。
除了资金规模相对较少之外,该法案还存在机制和规划方面的问题。欧盟《芯片法案》并未设立全欧盟级别的国家投资协调机制,这使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可能难以形成合力。同时,法案的目标和监控缺乏明确性,无法确定其是否契合电子行业当前对主流微芯片的需求水平。
此外,欧盟《芯片法案》目标的达成还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欧盟在原材料方面对外依赖严重,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地缘政治局势也不稳定,再加上熟练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都给微芯片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且,由于欧盟微芯片行业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上,一旦单一项目出现问题,就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欧盟《芯片法案》要实现2030年的目标,需要在资金投入、机制完善以及应对外部挑战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