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大战的硝烟愈演愈烈!当英伟达凭借H100显卡独占鳌头时,AMD近日完成对AI推理技术团队MK1的收购,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场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产业博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野心?
收购MK1显然不是AMD的临时起意。这个擅长高速推理技术的团队将被并入AMD人工智能集团,其核心的Flywheel引擎技术每日能处理超1万亿个Token,在金融风控、医疗影像等企业级场景展现出惊人的高吞吐与低延迟能力。这恰恰弥补了AMD在推理市场的技术短板,为其GPU产品线注入新的竞争力。
更深层的战略布局正在浮出水面。从2023年起,AMD先后将Mipsology、Nod.ai收入麾下,2024年又纳入SiloAI和Brium公司,加上此次MK1的加入,一个覆盖"芯片-软件-系统"的全栈AI解决方案已然成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Brium技术,它能高效实现英伟达GPU模型向AMD平台的迁移,这无异于在对手腹地插上一把尖刀。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资本市场。OpenAI突然同时下注两大芯片巨头,不仅与英伟达签订千亿订单,更通过购入1.6亿股成为AMD重要股东。这项战略合作预计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飙升25%。AMD的MI450系列GPU将成为OpenAI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这种深度绑定关系让产业格局充满变数。
技术层面的较量同样精彩。MK1团队的理解引擎专为AMD Instinct GPU内存架构优化,其完全可追溯的推理结果输出方式,在精度与成本控制上独具优势。这与AMD此前收购的Nod.ai开源软件技术形成互补,进一步强化了其在AI优化领域的整体实力。
AI芯片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AMD通过系列收购快速补强技术短板,OpenAI的战略投资更赋予其挑战行业龙头的底气。随着MI450系列GPU在2026年投入商用,一个由AMD、英伟达双雄争霸的新时代正在到来。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的技术对决,或将重塑整个AI产业的权力版图。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