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联发科联合欧空局实现5G-A卫星宽带实网连线突破

当5G信号从太空直连地面,通信技术的天花板被再度击穿!11月4日,联发科携手欧空局、空中客车等全球顶尖机构,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符合3GPP R19规范的5G-Advanced卫星宽带实网连线。这场横跨太空与地面的通信革命,预示着"天地一体"的万物互联时代正加速到来。

低轨卫星搭台,中国芯片唱主角 本次测试采用了Eutelsat旗下OneWeb低轨卫星网络作为太空枢纽,其搭载的Ku/Ka双频段透明转发器如同太空中的"信号灯塔"。而联发科自主研发的NTN芯片组与台湾工研院的NRNTN基地台则构成地面核心,双方协同完成了50MHz带宽条件下的实时通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测试团队成功验证了3GPP R19标准中定义的条件式切换(CHO)功能,这意味着未来用户在移动场景下,卫星与地面基站的无缝切换将成为现实。

空中客车设计的卫星采用了创新的地球移动波束技术,能动态追踪地面终端位置;夏普开发的平板天线则让终端设备首次实现了轻量化突破。整个通讯链路通过荷兰欧空局的地面网关完成与5G核心网的对接,实测数据证明,这套系统完全具备支撑高清视频传输、远程工业控制等高带宽需求场景的能力。

15483718236.png

5G-A卫星通信的三大战略价值 从技术维度看,此次突破标志着5G-Advanced正式进入太空验证阶段。R19规范中强调的广域覆盖增强特性得以落地,未来可有效解决海洋、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难题。测试中实现的50MHz带宽,已能满足应急通信、科考护航等专业领域需求。

在产业生态层面,联发科通过主导NTN芯片研发,成功卡位卫星通信核心产业链。其与工研院联合开发的基站设备,更预示着地面网络基础设施将迎来新一轮升级浪潮。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太空组网+地面接入"的融合架构,或将成为6G时代的关键技术储备。

就全球竞争格局而言,中国产业链已展现出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制造,从卫星运营到标准制定,此次国际合作中多个关键环节都有中国企业深度参与。这不仅为后续争取更多国际标准话语权奠定基础,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天地互联的未来已来 随着测试成功的消息公布,全球通信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卫星互联网赛道。据业内人士透露,首批商用化产品预计将在2026年前后问世,届时用户只需携带普通5G终端,就能随时接入卫星网络。这场由技术标准突破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人类通信的边界——当太空不再是信号的禁区,万物互联的终极图景就将完整展开。

从实验室到轨道,从标准文本到实网验证,中国科技力量在这次跨越天地协同创新中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执行力。在5G-A与卫星通信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上,中国企业正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为全球数字化进程注入全新动能。

标签: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pdf.jiepei.com/article/1116.html

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