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军备竞赛正引发新一轮存储芯片争夺战!三星电子最新透露,其2025年高带宽内存(HBM)产能已被预订一空,目前正考虑扩建生产线以满足爆炸式增长的市场需求。这家韩国半导体巨头究竟手握哪些王牌?又将如何改变AI硬件市场的游戏规则?
产能售罄背后的AI狂欢
三星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披露,明年HBM内存的全部产能已被客户提前锁定,目前仍在持续接收新订单。这一现象直接印证了人工智能产业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饥渴程度。据行业分析,三星每月HBM产能约3万片晶圆,按当前预订速度推算,2025年产能利用率将突破100%。
值得关注的是,三星虽未明确点名,但暗示已开始向英伟达供应最新一代HBM3E产品。业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该公司成功打入英伟达第五代HBM供应链,在AI芯片关键战场取得了战略突破。更惊人的是,尚未量产的第六代HBM4芯片,其2026年计划产能也已被客户提前瓜分完毕。
生产线扩建牵动行业神经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三星正积极筹划HBM生产线扩建计划。据悉,扩建方案可能涉及将部分传统DRAM产能转为HBM专用产线,同时升级现有设备的制程工艺。这种产能调整已引发连锁反应——随着厂商将传统产线转向先进制程,下半年以来标准DRAM价格已出现大幅上涨。
行业内部消息显示,三星、SK海力士与美光三大巨头都在加速HBM4研发进程,这款革命性产品预计将搭载于英伟达下一代GPU"Rubin"平台。在这场高技术含量的竞赛中,三星率先实现HBM3E量产的先发优势尤为关键,这为其争取到了包括英伟达在内的重要客户资源。

存储市场迎来结构性变革
AI浪潮正在重塑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格局。三星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存储业务销售额创下86.1万亿韩元(约4279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营业利润达12.2万亿韩元(约606亿元人民币)。公司明确指出,AI应用将继续成为明年存储器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
这种结构性转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产能集中投向HBM和高性能DRAM,三星坦言移动设备和PC等传统领域的芯片供应将受到限制。业内人士预计,这种供需失衡状态可能持续至2025年,期间存储芯片价格波动将成为影响整个电子产业链的关键变量。
在这场由AI驱动的存储革命中,三星通过提前布局HBM技术,正在书写新的行业规则。随着各大科技巨头竞相囤积AI算力资源,高性能存储芯片的战略价值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产能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时,半导体巨头的每一次产能调整,都可能引发全球科技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2089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